《2025出海劳动力管理白皮书(东南亚版)》发布,立即领取

首页 /盖雅观点 / 狗屁工作:40%的工作没意义,很多人还抢着做?

狗屁工作:40%的工作没意义,很多人还抢着做?

盖雅2021 年 09 月 02 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工作效率在一直提升,但工作时间没有缩短,反而越来越长,996不绝于耳?

人类学家David Graeber认为是因为:我们自己一直在“编造”很多功能上不必要的、无意义的工作,他称之为「狗屁工作」。「狗屁工作」的概念恰巧迎合了人们面对工作的无奈和痛苦,击中了许多苦苦挣扎的“打工人”,成为了他们的情绪宣泄口。跟着骂「狗屁工作」的声音频出:谷歌学术对「狗屁工作」的引用量高达800多次,各类媒体如此形容——这是白领阶层的《资本论》、小布尔乔亚的自嘲爆点、我们的工作都是狗屁、每年都有365天不想上班?你知道自己的工作无意义吗……

劳资关系越来越紧张和敏感的情况下,打工人似乎找到了「我无法爱上工作」的正解。但「狗屁工作」真的很狗屁吗?


作者|董伟这是盖雅学院第276篇原创图文本文共3142字,阅读约需5分钟


01/

「狗屁工作」真的很狗屁吗?

《狗屁工作》一书中,Graeber的核心观点是:有人不断发明毫无意义的工作,只为让更多人一直有工作做。员工们明知这份工作毫无意义,但必须假装情况并非如此。

就好像当年在苏联百货商店里,卖一块肉需要三位店员的协同合作。也许这三位店员真的可以告诉你他们的具体劳动分工,每个人各司其职,没有一个人是多余的。但我们从常识和经验出发,会知道这种事情一个人就可以处理了。

具体我们来看一下,Graeber给出的5类“狗屁工作”是什么?

1. 马屁型:这种工作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上级觉得自己很重要,如接待员、行政助理、门卫。
2. 打手型:这类工作的从业者是雇主们积极的打手,巩固权贵利益的附庸,例如游说者、公司律师、电话推销员、公关。
3. 补丁型:处理本来可以完全避免的问题,比如程序员修补劣质代码、航空公司前台工作人员,安抚拿不到行李的乘客。
4. 报价机型:专门写书面文件、做些放空炮的报告,例如绩效分析师、公司内部宣传员。
5. 监工型:不必要的上级,管理一些不需要管理就能运作的人,没事儿也要找点事儿给人瞎忙活,例如中层管理人员、领导层专员。

单纯概念上来看,Graeber把“工作意义”的重要性拔高到了一个新台阶,“意义感”或许让当代打工人们开始反思996和忙碌的生活。但不得不说,理论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理想主义,至少现阶段,我们无法迈进没有“狗屁工作”的世界。

Graeber对狗屁工作的定义和划分,带有经验性的偏见。

为什么前台、门卫成为了“为满足上级或管理人员的虚荣心而存在的工作”?随着公司规模增加、劳动分工变得复杂后,自然而然细分就会产生这些职业,这与虚荣心似乎没什么关系。

法律顾问又为什么成了“受雇的打手”?当两个人、两个企业出现矛盾纠纷时,在完全不存在法律的丛林环境里,要依靠暴力么。为保障法律系统的运行,我们就必须有法院、法官、律师这些系统。有了这个系统,会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什么错误、问题是本可以避免的呢?只要是人的行为,都有主观性,就可能会出现错误和问题,大多数工作都伴随着环境的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意外不可避免任何公司都需要有人查缺补漏,有人做系统下的琐碎工作。

宣传展示公司和绩效管理为什么是“放空炮”?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对于一家公司,对内的激励和对外的宣传都至关重要。这也是沟通的方式,是认识、了解或达成一致的一种途径。而绩效管理更是目标沟通,保证上下一致的重要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又怎么成为了监工?我们可以说让公司扁平化,减少层级和不必要的管理岗位,但不能抹杀管理工作的意义,如果这样,Graeber眼中具体有生产力的工作岗位又如何能运作呢?个体的力量在系统和流程的作用下,得到有效的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这也是所有商学院学者正在研究的内容,是所有MBA们正在学习的内容。

按照Graeber的建议,40%的工作都应该砍掉,但现实是这些工作在被抢着做。它们没有消失,也无法消失。总之,这个世界很大,劳动分工的复杂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


02/

「狗屁工作」很难衡量工作的意义

随着自由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价值和意义的追求逐渐开始浮现于当下的职场,Graeber的观点很容易引发广大劳动者的共鸣——这么辛苦,做的这些工作都是什么狗屁,有什么意义。

它的确能引导我们重新审视所做的工作是为了什么,价值在哪里。但抛开情绪发泄,「狗屁工作」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和打工人没什么关系,Graeber也不是为给劳动者发声,我们大可不必随他一起起哄。「狗屁工作」实际的立足点并非是广大的劳动者们,它带有强烈的反资本主义色彩,更多是聚焦于社会的感性,而非经济的理性。

作为「反资本主义联盟」的创始成员,Graeber把一切「狗屁工作」都归于资本家和统治者们的需要,是为了满足资本家们「管理封建主义」和统治阶层为了「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而不是劳动者的需求。

具体我们来看一下,Graeber给出的5类“狗屁工作”是什么?

一方面,Graeber认为现代的雇佣关系是封建社会主仆关系的翻版,现代雇主需要安排很多的下属殷勤地服务,以显示自己身份的重要,保持社会竞争地位、权力和安全。另一方面,对统治阶级而言,就业既是权利也是他们神圣的责任,统治阶级不得不“编造”出很多工作来迎合就业,维持社会稳定(例如,苏联的百货公司需要 3 个店员来卖一块肉)。

狗屁工作的产生或许与资本家和统治者们的主观需求(维持稳定)存在关系,但完全将它们视为服务性行业和岗位产生的主要推动力,着实有些夸大它们的力量。

本质上,服务业的发展是在人的意识、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规律的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它是产业升级、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现象,也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的自然结果。

大量的劳动者走向服务业不仅是资本家和统治者们“暗箱操作”的结果,更是他们主动选择的结果。

面对概念的喧嚣,还需我们保持理性。在自由就业环境中,有人创造,有人选择。


03/

概念喧嚣,还需我们更加理性

只要细细深究,就会发现Graeber对工作的看法,存在时代性的偏见,逻辑也很难自洽。《异化不是狗屁:格雷伯理论经验性批判》一文以实证研究显示,狗屁工作理论充斥着主观臆断、错误归因、循环论证等逻辑谬误。


在「狗屁工作」视角下,有意义的工作,其基本部分应是制造事物。
Graeber认为,每一个行业都应被其具体“生产力”所定义,现实中大部分工作什么也制造不出来,这些工作锦上添花,发挥“清洁”与“润色”的作用,却总比工厂里的人多。

他认为的「狗屁工作」包括:金融工作者、修理工、保姆、鞋匠、园丁、清洁工、洗碗工等——20 世纪,受雇为家仆、受雇与产业界和农场部门的工人数遽降,同时办公室行政、销售,以及服务人员翻了 3 倍,投身生产部门的工人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还是下降了。

说到这里,可能你已经想反驳他了。很多工作的意义本就不是「直接创造了什么价值」,而是「满足了多少人的需求」,不是么。

劳动力的转型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自动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释放了生产线上的工人,驱使他们走向服务业或创新创意性的岗位,为何以“制造事物”为标准衡量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事实上,Graeber对工作契合度和工作意义的极致追求,绝大多数人也无法做到,因为找到自己热爱且又极具社会意义的工作,本就是奢侈。

用「狗屁工作」理论这种宏大视角,简单而理想地来衡量工作的意义,只会加深我们和工作的矛盾。对社会、对个人而言,如果都以宏大的视角来衡量工作的价值,砍掉40%的「狗屁工作」,社会是更有序,还是更混乱呢?我们有自己的判断。

关于工作的意义,我们心中也有一杆秤。



盖雅工场劳动力管理云产品更多介绍:www.gaiaworks.cn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8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咨询热线 400-629-6868

扫码了解更多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8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

扫码了解更多

上一篇 文章
被揉捏的企业文化,解决“一致性”是关键
近些年,每逢企业有越轨行为出现,大家首先提出质疑的也是企业文...
下一篇 文章
《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盖雅多措并举护航数据安全!
9月1日,我国第一部有关数据安全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数...

产品推荐

智能排班
算法云实现多种优化目标,数据洞察助力企业转型决策,开箱即用
了解详情
实时考勤
数据实时准确,异常自动校验,让复杂考勤变得更简单、更省钱
了解详情
精益工时
精确追踪工时控制劳动力成本,打开工厂绩效的黑盒子,透明可视
了解详情
销售绩效
优化销售队伍的指标和奖金管理,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推动企业业绩增长
了解详情
劳动力分析
实时可视化劳动力数据看板,多维度交叉数据分析,打破数据孤岛
了解详情
人事薪资
重塑混合劳动力队伍的数字化员工体验,助力敏捷强韧组织
了解详情
SAP SuccessFactors
涵盖核心人事信息、排班考勤薪资、员工自助全流程,全新云端体验
了解详情